日本精品久久,人人超碰在线人人,97人妻人做人碰人人爽,久久久无码AV裤子无

  • <span id="hxsdp"><nav id="hxsdp"></nav></span>

    <span id="hxsdp"></span><span id="hxsdp"></span>

    <label id="hxsdp"><legend id="hxsdp"></legend></label>

        關注我們
        荊楚網 > 新聞頻道 > 輿情頻道 > 輿情

        “百佳新媒體賬號”優(yōu)秀報名案例?|“閱讀武漢”微信:以新媒體平臺為媒介 全方位推進城市自然科普

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2年08月17日10:51 來源:

        2022年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“百佳新媒體賬號”推選活動,目前處于所有報名材料甄選階段。該活動由湖北省委網信辦指導、省互聯(lián)網業(yè)聯(lián)合會主辦、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承辦,旨在通過網絡廣泛聯(lián)系群眾,傾聽群眾呼聲,吸納合理建議,推動解決難題,助力全省黨員干部“下基層、察民情、解民憂、暖民心”實踐活動走深走實。打造一批標桿新媒體賬號,發(fā)揮示范帶動作用,促進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,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。

        今日,為您推介的是優(yōu)秀報名案例“閱讀武漢”微信公眾號。

        “閱讀武漢”微信公眾號是武漢出版社的新媒體平臺,賬號粉絲量102.7萬,2020年入選全國大眾喜愛的閱讀新媒體50強。自2015年7月創(chuàng)建以來,每周一至周六早晨七點準時為讀者推送閱讀文章,涵蓋經典美文、城市文化、好書推薦、自然科普、紅色故事、文化空間探尋、家庭教育觀念探討、閱讀活動資訊等方面內容。

        據賬號運營方負責人介紹,目前,“閱讀武漢”主要聚焦科普板塊內容,結合武漢地區(qū)自然特色,精準定位,向武漢市中小學生、家長、老師和廣大市民提供優(yōu)質科普知識服務,充分發(fā)揮出版社優(yōu)勢,做擅長的知識板塊推廣,以新媒體平臺為媒介全方位、立體推進城市自然科普的創(chuàng)新之路。

        一、原創(chuàng)特色內容凸顯平臺的與眾不同

        2016年伊始,武漢出版社與武漢市科學技術協(xié)會合作,共同開發(fā)著眼于武漢本土自然環(huán)境的科普叢書“江城科普讀庫系列”,陸續(xù)出版了《身邊的鳥》《跟地質學家去旅行》《身邊的魚》《身邊的農作物》《身邊的草木》《身邊的二十四節(jié)氣》《身邊的昆蟲》《身邊的病毒》等圖書。這一系列科普圖書上市后,先后榮獲科技部優(yōu)秀科普作品獎、湖北省科技進步獎、湖北省科普優(yōu)秀圖書獎、湖北省最美圖書獎、武漢市優(yōu)秀科普圖書獎等,市場反響也非常不錯。這套叢書的內容及作者便成為“閱讀武漢”自然科普原創(chuàng)內容重要來源。

        在經過一系列資源整合后,2018年初,“閱讀武漢”首次推出“聊節(jié)氣知物候”專欄,將古詩文、科普知識、民俗文化、精美插圖相結合,分享節(jié)氣背后的故事。2019年下半年,“閱讀武漢”又特別推出“身邊的鳥語林”欄目,將已出版圖書《身邊的鳥》中的內容進行二次開發(fā),以文字和音頻相結合的新媒體形式推出,兩個欄目的原創(chuàng)科普文章30余篇,獲得了30萬+的閱讀量。

        二、打造自然科普網紅為平臺代言

        在自媒體時代,網紅力量不可小覷,網紅讓平臺特性更為可看可觸可感,因此吸粉能力強大?!伴喿x武漢”也嘗試培養(yǎng)自己的網紅。劉從康,畢業(yè)于中國地質大學地層古生物學專業(yè),武漢出版社副編審。他是典型的自然愛好者,知識淵博,能寫、能畫、能講,非常具有網紅的特質?!伴喿x武漢”為他開設專欄、為他制作科普小視頻、做科普直播,同時,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科普專著《身邊的鳥》《身邊的二十四節(jié)氣》等,他也被評為武漢市十佳科普志愿者、湖北省優(yōu)秀科普人物,這些包裝讓劉從康在武漢市青少年讀者中很有影響力,成為科普網紅。反過來,科普網紅的形成也為平臺吸粉不少,成為平臺的標簽和代言人。

        圖片1_副本.png.png


        三、以視頻的方式強化內容傳播

        在推文與圖書內容相結合得到不錯反響后,2020年“閱讀武漢”順應新媒體發(fā)展趨勢,開通同名視頻號,通過視頻方式進行科普。視頻號開通后,連續(xù)策劃并制作了數十條相關科普視頻,獲得了超13萬點擊量。其中,科普視頻作品《識花小技巧:記住“杏臉桃腮”“梨花帶雨” “海棠春睡”這幾個成語,就能分清各種花的顏色》單條視頻獲得了2.1萬點擊量,并榮獲2021年度武漢市科普微視頻大賽中獲三等獎。同時又不定期組織開展科普直播,每場觀看人數上千。視頻號的引入,增加了閱讀體驗,拓寬了受眾群體,強化了科學知識和理念的傳播。

        四、通過閱讀推廣活動從線上轉戰(zhàn)線下,讓平臺互動性更強

        2018年暑假,隨著“作家進社區(qū)”活動的開展,“閱讀武漢”將科普知識講座帶到了線下,走進了武漢三鎮(zhèn)的近100個社區(qū),同時,通過視頻號對講座活動進行直播,通過“閱讀武漢”發(fā)布活動預告、活動報道、活動總結等,讓更多的讀者參與進來,形成線上線下良性互動。此外,還與漢陽區(qū)西大英才小學等學校合作,協(xié)助學校建設校園生態(tài)體驗館,成為“閱讀武漢”自然科普教育的實踐基地。為了方便活動的開展,“閱讀武漢”建立了微信社群,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分享、討論、交流的平臺,同時加強運營團隊與用戶的溝通交流。線上與線下的相結合,讓平臺及時了解到讀者對內容的最直接反饋,并迅速調整策略與方向,一方面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,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用戶的積極性,擴大了生產內容的傳播范圍,增強傳播的效果。

        (編輯:王定立)


        【責任編輯:王定立】